桐法佑苗 護航成長
近年來,桐城市人民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堅持“寓教于審”的工作方法,依法公正高效審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全力打造“四新”工作格局,努力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桐城法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審判新機制
桐城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得到快速提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院領導的高度重視,院領導對少年法庭工作的謀劃、品牌的打造、法治宣傳等方面都高度重視,狠抓落實,舉全院之力,使該院少年法庭工作煥然一新,特色鮮明。2022年以來,該院共受理涉少刑事案件6件、審結5件,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為,此類案件無一名被告人被判處非監禁刑罰。受理涉少民事案件112件、審結89件,其中撫養權糾紛案件35件,占案件總數的31.3%;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33件,占案件總數的29.5%,涉少民事案件堅持先行調解化解糾紛,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理涉少行政案件1件。為破解少年法庭工作面臨的困境,該院按照“一體化、規范化、專業化”工作思路,于2021年5月10日,正式成立少年法庭,配備6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刑事和民事員額法官以及司法輔助人員,形成相對獨立的少年審判團隊。
(二)注重溫情感化,成長之路與法同行
一是注重“懲罰、教育、感化”三位一體。始終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將“柔性司法”理念貫穿于少年審判工作各個環節,配合圓桌審判,打造柔性訴訟環境。在未成年人刑事訴訟中,主動了解被告人及家庭狀況,研判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失足點,確定法庭教育的重點,尋找法庭教育的感化點,將“三點合一”作為審理案件的重要參考。在審判過程中,根據不同案件情況,分別邀請團市委、學校、婦聯、社區代表參與法庭感化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寓教于審”效果。
二是雙向延伸,做好刑事犯罪預防及幫教。為進一步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和矯治未成年人犯罪,鞏固和提高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少年法庭延伸司法職能,開展一系列心理疏導、法庭教育等活動,先后對3名未成年被害人進行心理疏導、對2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法庭教育,聯合團市委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對2名被判處緩刑的未成年罪犯進行回訪幫教。2022年3月18日,該院發出安慶法院系統首份《家庭教育指導令》,督促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改善教育方式,加強管理,引導被告人走出困境,回歸人生正軌。
(三)匯聚品牌力量,打造普法新格局
一是線上開通“蕾蕾姐姐普法小課堂”。該院首創的“蕾蕾姐姐普法小課堂”專題普法欄目,由少年法庭法官助理鮑黎蕾主持,結合“網絡暴力”“未成年人入住酒店的規定”“禁止體罰學生”等與未成年人密切相關的熱點話題,與專業團隊合作,采用情景劇、案例、漫畫解讀等形式攝制短視頻,以一期一個知識點的方式,定期講解《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該欄目自2021年8月25日正式上線以來,已在桐城法院官方抖音公眾號和微信公眾號推出20余期,播放量達80余萬次,并得到桐城市婦聯、團市委、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廣,視頻一經播出,在桐城各大中小學廣泛轉發,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二是線下組織系列“送法進校園,普法護成長”活動。為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該院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讓宣傳力度更強更完善。少年法庭自成立以來,在六一兒童節、開學季等重要節點,聯合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先后到桐城實驗中學、桐城中華職校、桐城二中、孔城中心小學、龍騰二小、卅鋪初級中學、河東幼兒園、青草中心小學等學校,開展“未成年人預防犯罪”“預防性侵害”“預防校園欺凌”“民法典進校園”“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校園”“綠書簽”護苗行動等16場專題法治宣講課,參與師生4000余人。法治課上主講人以真實案例為切入點,以案釋法,并采用有獎問答的形式調動學生學法熱情,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2022年3月、5月,桐城法院還針對未成年人先后開展“法治陽光,護佑成長”主題法院開放日活動2次,桐城中學吳汝綸班以及同安小學的60余名中小學生受邀走進法院參觀學習,現場觀摩庭審,了解法院工作日常,零距離感受法院濃厚的法治文化。
此外,桐城法院還聯合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先后走進桐城中學、文昌小學開展以“純凈世界,無毒最美”為主題的系列禁毒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300余份,接受現場學生咨詢數十余人次,引導學生提高對毒品的防范能力,推動創建平安校園。
三是組建“青少年法治宣講團”。為擴大法治宣傳范圍和影響,根據省高院下發的《關于開展“六個一百”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桐城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實際,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該院選派包括“一把手”和分管少年法庭工作的副院長在內19名同志組成桐城市人民法院青少年法治宣講團,選聘到相應的19所中小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對全市中小學形成青少年法治副校長全覆蓋。同時,為做好宣講工作,保證宣講質量,該院還針對宣講團成員組織了專門的業務培訓,提升宣講效果,使法治副校長“名副其實”,形成具有該院特色的法治宣講團。
四是高標準建設法治教育中心。為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環境,桐城法院在桐城市青少年綜合素質教育基地(即原桐城九中)建成“桐城市人民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該中心總面積93平方米,分為“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習近平關于青少年普法工作論述”“憲法、刑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規定”“人民法院的組織體系與主要職能”“桐城市人民法院簡介”“普法工作宣傳欄”7個版塊,并標準化設置了模擬法庭。為順應時代發展,該基地充分利用全息投影、觸屏答題機等現代化高科技設備,方便全市中小學校開展法治教育。
(四)開展理論研究,提升案件審判質效
一是通過研討會加強集中學習。2022年7月29日,安慶市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研討會在桐召開,全市少年法庭負責同志共計40余人參會。參會人員分析交流當前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強調要深入推進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化發展;始終堅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落實雙向保護、依法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權益,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注重提升未成年人案件辦理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扎實開展社會調查、社會觀護、心理疏導、法庭教育、司法救助等延伸工作。
二是通過撰寫論文加強理論研究。針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多發態勢,組織人員進行調研,院長張躍親自撰寫論文《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并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主辦的“2022年度少年審判工作研討會論文集”。
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少年審判專業化發展有待加強。少年審判專業化是加強和改進少年法庭建設工作的基本方向,堅持少年審判專業化,就是要在司法改革背景下,堅持將涉未成年人案件全部交由專門的少年法庭審理,實現審判機構專門化。從具體情況來看,桐城法院少年法庭已基本實現未成年人案件審理集中化、辦案團隊專業化的要求,但尚未實現辦案機構專門化,合議庭成員身兼數職精力有限,還需要辦理大量普通刑事、民事案件,少年法庭目前尚處于業務碎片化、局面松散化的狀態。
二是特色工作有待加強。少年司法旨在矯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全面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這就決定了少年法庭除審理涉未成年人案件外,還要開展機制創新及司法延伸等特色工作。桐城法院少年法庭因“案多人少”等客觀原因,導致社會調查、心理疏導及司法救助等司法延伸工作不足。
三是法治宣講效果有待提升。青少年普法宣講團缺乏專業培訓。該院雖已從各業務庭抽調優秀青年干警組成青少年普法宣講團,但宣講團成員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僅通過自學和交流分享經驗的方式提高授課水平,法治宣講的內容不接地氣、宣講形式較單一,宣講團的授課能力和技巧有待加強。
三、涉未案件審理的路徑依賴和突破
(一)機構配置的新嘗試。該院結合少審案件的審判實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已向安慶中院申請在機構數量限額內設立專門審判庭(少年法庭),審理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實現審判機構專門化,統籌負責少年案件審判工作、延伸工作及其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為了確保少年法庭的獨立性,要求團隊中至少有固定的一名刑事、一名民事兩名法官,再加上法官助理、書記員共同組成一個相對固定的少年審判團隊,最大可能避免出現少年法庭“全能法官”的現象,并采取措施保持未成年人審判隊伍的穩定性。探索從共青團、婦聯、關工委、工會、學校等組織中依法選任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涉未案件,完善涉未案件審判團隊結構。
(二)受案范圍的再探索。就刑事案件而言,既包括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且人民法院立案時不滿二十周歲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立案時不滿二十二周歲的在校學生犯罪案件;強奸、猥褻等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殺害、傷害、綁架、拐賣、虐待、遺棄等嚴重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權利的犯罪案件;上述刑事案件罪犯的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撤銷緩刑等刑罰執行變更類案件;也包括涉及未成年人,由少年法庭審理更為適宜的其他刑事案件。就民事案件而言,包括未成年人撫養、監護、探望等事宜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以及適宜由少年法庭審理的離婚案件;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為未成年人的人格權糾紛案件;侵權人為未成年人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以及被侵權人為未成年人,由少年法庭審理更為適宜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其他民事案件。就行政案件而言,主要是指當事人為未成年人的行政訴訟案件。明確將上述案件統一交由少年法庭審理,同時明確涉及未成年人的延伸保護工作歸口少年法庭負責。
(三)延伸工作的再強化。一是針對涉未案件審判進行專門的績效考核,尤其是對圍繞著“孩子”而不只是“案子”開展的延伸工作進行細化考核,將心理疏導、法庭教育、社會調查、司法救助、回訪幫教等司法延伸工作納入考核范圍。二是豐富法治教育形式,提升普法效果。以“蕾蕾姐姐普法小課堂”和“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為依托,利用新媒體采用普法微視頻、法治彩繪墻、法治直播課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模擬法庭、法治宣講課、法院開放日等法治教育活動,激發青少年學法用法的熱情、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意識。三是加強與公安、檢察院、關工委、團市委等部門的交流與合作,通過開展“未成年人案件審判業務競賽”、法治宣講培訓等活動,加深辦理涉未案件的業務能力、創新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技巧。四是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理論研究,結合審判實際,圍繞低齡兒童犯罪、性侵兒童、拐賣兒童、校園欺凌、虐待兒童、留守兒童監護、兒童信息安全等社會關注的問題、司法實踐反映的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少年審判問題研究,適時發布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
一直以來,少年法庭工作都被譽為是一項“特殊的希望工程”,桐城法院將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不斷提升審判工作水平,切實擔負起使命職責,全力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法治藍天。(桐城市人民法院)